企业新闻
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业动态 > 企业新闻
BNP的心血管作用及临床应用
浏览次数:    2019-08-24

       BNP的心血管作用

       BNP同ANP均是肾素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(RAAS)的天然拮抗剂,亦抵制后叶加压素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保水、升高血压作用。BNP同ANP一起参与了血压、血容量以及水盐平衡的调节,提高肾小球滤过率,利钠利尿,扩张血管,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,这些均起到维护心功能作用。BNP又不同于ANP,ANP主要在心房合成,在心房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,血浆浓度升高,主要反映肺血管压力的变化,其他一些激素如抗利尿激素、儿茶酚胺类物质可直接刺激ANP分泌,因ANP前体储存于分泌颗粒中,分泌时分解为ANP,其快速调节主要在激素分泌量多少上进行;而BNP主要在心室合成,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增加;因此反映心室功能改变更敏感、更具特异性,因BNP前体并不储存于分泌颗粒,BNP的合成与分泌的快速调节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进行。

       BNP对心功能的诊断价值

       心衰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,心衰可分急性心衰(AHF)和慢性心衰(CHF),CHF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(NYHA)心功能分级分成Ⅰ、Ⅱ、Ⅲ、Ⅳ级。Ⅰ级心功能实际上无临床心衰症状,可称为左室功能不良(LVD)。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时症状与急性心衰相似。临床诊断心衰的可靠性很差,特别是初级保健机构。心超声是诊断心功能不全最有用可靠的非创伤的方法。在英国被怀疑为新的心衰病例每年有12万人。很难对如此大量患者都进行心超声诊断。基于BNP与心功能的密切关系,许多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探讨它的临床应用。在CHF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诊断中,BNP的重要性得到肯定。Mukoyama等报道CHF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升高,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,比较正常组和CHF组之间的心脏及血浆BNP水平,发现正常人心室BNP含量为心房的7.2%,整个心脏的30%,CHF患者则分别上升为22%、52%,正常人血浆BNP浓度约0.9±0.07fmol/ml,BNP/ANP值约0.16±0.02,而不同程度CHF患者(NYHA分级Ⅰ~Ⅳ)的BNP浓度:Ⅰ级约为14.3±1.8fmol/ml;Ⅱ级约68.9±37.9fmol/ml;Ⅲ级约155.4±39.1fmol/ml; Ⅳ级约267.3±79.9fmol/ml。且在Ⅲ和Ⅳ级患者中血浆BNP/ANP值分别为1.44、1.72,BNP较正常增加200~300倍,而ANP只有20~30倍,由此认为CHF患者心室合成和分泌BNP增加是导致血浆BNP升高的部分原因,且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。Selvais等认为BNP在诊断CHF及其严重度时优于ANP,他们将正常人、具有正常左室射血分数(LVEF)的冠心病患者、不同程度CHF患者的ANP、BNP浓度进行比较,发现重度心衰(NYHAⅢ~Ⅳ级)BNP浓度(205±143pg/ml)明显高于轻度心衰(NYHA~Ⅱ)浓度(51±28pg/ml)(p<0.001),BNP区别CHF与正常人及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能力优于ANP(p<0.01),而且BNP浓度与LVEF的相关性优于ANP(rBNP=-0.59,rANP=-0.30,p<0.05),在判定CHF程度时又强于LVEF(p<0.05),认为BNP可用于对门诊心血管病人进行诊断。

       目前关于BNP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左室功能障碍(LVD)方面,这里的左室功能指收缩功能。无论正常人还是LVD患者,BNP均主要由左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,进入小静脉回流至室间隔静脉通过冠状窦进入循环,其分泌主要由左室壁张力进行调节,LVD的严重程度与其分泌正相关,外周血BNP水平可反映心室分泌率及LVD程度。

       目前中、重度LVD依据临床检查较容易诊断,而轻度LVD(NYHA分级Ⅰ级)却很难做到,但对LVD的确诊很重要,尤其对哪些心肌梗死后恢复正常的患者,静息状态下或运动后3分钟测量血浆BNP、ANP等肽类激素及cGM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,但只有BNP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,且通过ROC曲线分析,发现BNP在静息及运动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.70、0.75,对正常与LVD地鉴别能力明显优于ANP及cGMP等,是利钠肽系统对LVD的最佳标记物。黄彦生等报道将BNP和N-ANP联合检测更适于诊断LVD,他们通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筛选LVD及CHF患者,并选取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对照,结果LVD组的血浆BNP(98.72±48.96ng/L)和N-ANP(1382.25±549.51ng/L)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(分别为39.06±18.20ng/L 和422.06±255.38ng/L,p<0.05和p>0.001),却显著低于CHF组(分别为150.90±83.66ng/L和4020.43±2090.95ng/L,p<0.05和p>0.001);血浆BNP>75.00ng/L时,诊断LVD的敏感性为91%,特异性为94%;血浆N-ANP >923.00ng/L时,诊断LVD的敏感性为75%,特异性为94%,认为BNP和N-ANP可用来诊断LVD,以BNP>75.00ng/L且N-ANP>923.00ng/L为诊断指标样适合。

       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在心肌梗死(MI)后测定BNP。这不仅可识别有无左心收缩功能不全,而且在判断左室重构和死亡危险方面可能优于心超声诊断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,BNP还有助于将心衰引起的气喘和其它原因引起的气喘区分开。正常BNP几乎可以除外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气喘。

 

什么是脑钠肽
浏览次数:    2019-08-24

       脑钠肽,主要由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家族的一员,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。因其首先在猪脑中发现,故名。能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的自稳平衡,并有利尿作用。

       脑钠肽(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,BNP)又称B型利钠肽(B-type Natriuretic Peptide)、脑利钠肽,是继心钠肽(ANP)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,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,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。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,它可以促进排钠、排尿,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,可对抗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(RAAS)的缩血管作用,同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内分泌系统。心功能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,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释放。

 

Lp-PLA2与冠心脏病的研究证据
浏览次数:    2019-08-24

       研究提示随Lp-PLA2水平升高,冠心病和卒中风险增加,尤其是老年人和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人群。32项前瞻性研究包括79036患者的荟萃分析纳入了无血管性疾病、稳定性血管疾病和急性血管疾病30d的患者,结果显示Lp-PLA2水平均与冠心病和血管性死亡呈线性对数相关。校正常规危险因素后,Lp-PLA2水平对冠心病、缺血性卒中、血管性死亡、非血管性死亡的风险比分别为1.11 (1.07~1.16)、1.14 (1.02~1.27) 、1.13 (1.05~1.22)、1.10 (1.03~1.18)。

       1.无症状高危人群:Lp-PLA2对不同性别预测冠心病的价值不同。

       WOSCOPS 研究入选6000例血脂异常的男性,该研究的巢式病例对照分析显示,校正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炎症指标后,Lp-PLA2水平升高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RR为1.18(95%CI 1.05~1.33) [8] ,Lp-PLA2水平在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冠心病风险增加2倍。单因素分析显示CRP、白细胞计数、纤维蛋白原和Lp-PLA2水平均与心脏事件危险相关,但是CRP和白细胞计数仅在最高水平与事件相关,而各不同水平Lp-PLA2均与心脏事件相关。但以女性为研究对象的WHS研究发现Lp-PLA2水平与LDL-C相关(R=0.51),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最低。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,Lp-PLA2水平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(冠心病、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),但hs-CRP 水平与事件相关。这可能与患者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相关。

       Lp-PLA2水平可预测健康中年人群冠心病的风险。ARIC研究入选了12819例健康中年人,经过6年随访608例发生冠心病事件患者Lp-PLA2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,Lp-PLA2最高四分数患者危险比为1.78[95%CI1.33~2.38],LDL-C水平较低患者(<3.38mmol/L)的Lp-PLA2和CRP水平均与冠心病事件相关,二者同时升高风险最高。 

       Lp-PLA2是老年人冠心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。Rancho Bernardo研究对无冠心病史的1077 名老年社区居民随访16 年,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,较高Lp-PLA2 水平预测冠心病风险的危险比分别为1.66、1.80 和1.89(p 均< 0.05)。校正CRP 与其它冠心病风险因素后仍然有意义。

       由于Lp-PLA2主要与LDL结合,调脂药物对Lp-PLA2影响最大,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Lp-PLA2血浆水平。PRINCE研究 显示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,与安慰剂比较治疗组Lp-PLA2含量下降22.1%;Lp-PLA2含量变化与LDL-C水平变化呈中等程度正相关。 [11] 而非诺贝特可提高HDL相关的Lp-PLA2。他汀治疗可影响Lp-PLA2的预测价值。JUPITOR 研究发现在随机治疗前测定的Lp-PLA2水平与LDL-C水平中等程度相关,瑞舒伐他汀组Lp-PLA2水平分别下降33%,LDL-C下降48.7%。安慰剂组患者Lp-PLA2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相关,而他汀治疗组患者Lp-PLA2水平不能预测心血管病事件风险。

       2. 稳定性冠心病:Lp-PLA2 水平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。

       PEACE研究入选了376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,随访4.8年后,随Lp-PLA2 水平升高,复合心血管病事件(心血管死亡、心肌梗死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、心绞痛住院或卒中)发生率明显升高;且Lp-PLA2水平是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。Brilakis等研究中50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Lp-PLA2水平与病变程度相关 [12] ,且Lp-PLA2升高与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相关。Ludwigshafen危险和心血管健康研究显示,24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Lp-PLA2水平与LDL-C、ApoB 水平和非HDL-C水平高度相关,而与hs-CRP和纤维蛋白原无关。此外,Lp-PL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和病变支数相关。在未经他汀治疗患者中,Lp-PLA2水平与冠心病风险明确相关。

       3.急性冠脉综合征(ACS)

      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主要机制,Lp-PLA2是导致斑块易损性增加的重要原因。对一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研究显示,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中Lp-PLA2水平较高。朱雁洲等分析ACS、稳定性冠心病及非冠心病者hs-CRP、Lp-PLA2 和血管内超声组织学特征,结果hs-CRP 和 Lp-PLA2 水平均与粥样斑块组织坏死的面积大小呈正相关。 [13] 支持Lp-PLA2 是易损斑块的炎症标志物。

       ACS急性期患者Lp-PLA2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。PROVE-IT TIMI22研究亚组分析发现急性期后30d测定的Lp-PLA2是独立于LDL和CRP的预后指标。一项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提示急性期测定的Lp-PLA2与1年死亡率相关,提示Lp-PLA2可能不受急性炎症事件的影响,而是血管炎症的特异性指标。

       但来自2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瞻性研究(FRISC Ⅱ和GUSTOⅣ)后续分析显示,尽管ACS患者Lp-PLA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较高,但与已知的危险因素相关性较弱,且与ACS患者事件复发无关。同样,MIRACLE研究中ACS患者入选时基线测定的Lp-PLA2水平与主要终点事件无关。同时发现,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Lp-PLA2水平,可溶性PLA2与死亡相关。

       NOMAS研究连续检测心肌梗死前后Lp-PLA2水平变化,与hs-CRP上升的趋势不同,Lp-PLA2水平在急性期后呈逐渐下降趋势(每年5%),由梗死前的平均233 ng/ml下降至平均153.9 ng/ml,Lp-PLA2含量受LDL-C水平的影响。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观察ACS急性期(48h)含量【(143.13±60.88)ng/ml】明显高于恢复期(12周)【(88.74±39.12)ng/ml】,而稳定性冠心病【(121.72±31.11)ng/ml】也较ACS恢复期高。

       综上,ACS患者Lp-PLA2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相关性结果并非一致,可能与ACS事件后Lp-PLA2的动态变化有关。其他原因还包括:人种不同导致Lp-PLA2基因多态性差异,测定时间窗不同,测定方法不同,不同研究的基线Lp-PLA2水平差别较大。

 

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-PLA2的生物学特性
浏览次数:    2019-08-24

       Lp-PLA2是磷脂酶超家族中的亚型之一,也被称为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,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、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-PLA2表达上调,并且在易损斑块纤维帽的巨噬细胞中强表达。Lp-PLA2可水解氧化 低密度脂蛋白ox-LDL中的氧化磷脂,生成脂类促炎物质,如溶血卵磷脂和氧化游离脂肪酸,进而产生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,包括内皮细胞死亡和内皮功能异常,刺激粘附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。这些物质可通过趋化炎症细胞进一步产生自我强化的循环,生成更多促炎物质。

       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的Lp-PLA2主要与富含载脂蛋白(Apo)B的脂蛋白结合,低密度脂蛋白(LDL)占80%,其余与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、脂蛋白a[Lp(a)]和极低密度脂蛋白(VLDL)结合。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中,Lp-PLA2水平与LDL亚组分水平呈正相关。

 

1   共 4 条记录, 10 条 / 每页, 共 1 页


关注我们


手机访问

Copyright © 河北国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冀ICP备18027717号-1  网站制作三金网络